首页 | 形势政策 | 理想信念 | 校园文化 | 先进典型 | 理论探究 | 图片视频 | 学院主站 
先进典型
当前位置: 首页>>先进典型>>正文

清明祭英烈,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八个红色故事之二

2019年04月09日 09:40 人民网 点击:[]

 

故事二:以“沂蒙母亲”为代表的沂蒙人民,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

2013年11月25日,习近平在视察沂蒙革命老区临沂期间,专程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,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。

【习近平讲述】

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。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,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,沂蒙六姐妹、沂蒙母亲、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。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、井冈山精神、西柏坡精神一样,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,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。 

——2013年11月25日,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,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,参观沂蒙精神展

【英雄事迹】

“沂蒙母亲”王换于,1888年出生于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,19岁嫁到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,1989年去世,享年101岁。抗战爆发时,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为抗日积极分子,担任党的情报联络员。1939年夏,日寇来沂蒙山“扫荡”,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徐向前、朱瑞搬到东辛庄村,并将“帅帐”安在王换于家。由于战乱磨难,部队干部的孩子都很消瘦,王换于跟徐向前建议成立一个托儿所。在党组织支持下,她挑起抚养、照顾抗战将士子女的重担。

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三年时间里,战时托儿所的40多名孩子均健康成长。1943年后,又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。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,却均因营养不良、照顾不周先后夭亡。 

1947年,蔡畅在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,代表中国妇女作了王换于事迹的专题报告,王换于的名字从此名扬中外。

上一条:清明祭英烈,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八个红色故事之三 下一条:清明祭英烈,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八个红色故事之一

关闭

 

版权所有©: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
网站制作与维护: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网络与大数据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