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| 形势政策 | 理想信念 | 校园文化 | 先进典型 | 理论探究 | 图片视频 | 学院主站 
形势政策
当前位置: 首页>>形势政策>>正文

三谈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:用什么样的方法

2019年04月12日 11:22 思政部 点击:[]

 

思政课不好上,上好更不容易,那就要在方法上实现“八个统一”。 

一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。不能把思政课讲成政治宣传,也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。政治性是方向,方向不能错;学理性是底色,底色不能弱,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,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,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。 

二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。知识是载体,价值是内容,思政课不能为了考试而弱化价值观引导,死记硬背的东西不会走心。如果价值塑造出了问题,方向出了问题,就好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,如果不是用于造福人类和推动社会进步,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利甚至伤害他人,这就是南辕北辙,甚至能量越大越麻烦。思政课除了知识体系,更重要的还是要传道受业解惑,还是通过知识的传授,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,塑造良好的人格,积极主动面对现实生活。 

三是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。批判很重要,建设是根本,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,不能“马列主义手电筒”,只照别人不照自己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,反对数典忘祖,反对文化虚无,苏联为什么解体?苏共为什么垮台?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,全面否定苏联历史、苏共历史,搞历史虚无主义,思想搞乱了,最后,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,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。去历史,去英雄,带来的问题是有很长一段历史是中断的,那就要拿别的东西来补,结果又补不上,带来很大问题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不怕问,怕不问,因为学生的问题也就几大类,把道理事实讲清楚,不用高大全,讲清楚一个,往往就是一通百通。一问就倒说明不是真理,或者没有掌握真理。 

四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。理论与实践不能脱节,不能是两张皮。如果一种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只能在课堂的范围内有用,不能回应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,那就是屠龙之技,那就是纸上谈兵。理论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能彰显力量,实践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确定方向。所以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,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,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,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。 

五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。这里的统一指的主要是方向、目标和管理,比如教学管理,比如课程设置,比如教学目标要统一,不能各吹各的号,各弹各的调。这里的多样性指的主要是路径,是方法,是手段,比如教师们的教学探索,教学手段等等,应该鼓励和提倡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、因材施教。 

六是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。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,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教师掌握方向盘,手持指南针,定位要准,方向要对。同时,学生是主体,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通过研讨、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,开出书单,引导学生多读经典,感知理论的魅力。 

七是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。灌输不是个贬义词,是思政工作的基本方法,西方洗礼也是灌输,宗教仪轨也讲灌输,传统启蒙也是灌输。革命过程往往也经历从自在到自为,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,也许开始就是为了一亩三分地,后来逐步觉醒认识到要推翻三座大山,然后到解放全人类。当然,灌输式不等于填鸭式,要注重启发性教育,引导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思考问题,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。要讲好故事,教师讲,也让学生讲。 

八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。这里就是要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,不能以为思政都可以融入其它课程,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,这是主体。然后充分挖掘其它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,既要有惊涛拍岸的气势,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,打好组合拳,知情意行相统一,让学生心服口服。 

上一条:四谈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:给什么样的支持 下一条:二谈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:当什么样的老师

关闭

 

版权所有©: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
网站制作与维护: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网络与大数据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