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什么样的背景?
总结为四句话:教育很重要;青少年很重要;思政课很重要;我们党很重视。
首先是教育很重要。
教育关系国家强大,关系人民幸福,关系时代新人培养,关系接班人锻铸。
其次是青少年很重要。
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
总书记在这里用了个金句: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“拔节孕穗期”,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。
大家可以联系2016年底的思政工作会,总书记谈到青少年培养的重要性,用过另一个比方叫“小麦的灌浆期”,能发现一个规律:总书记用的类比,涉及农业的比较多。
我认为这种类比精妙之处有三,一是教育最像农业,春耕夏长,秋收冬藏,尊重规律,不急功近利,不批量生产;二是我们是农业大国,文化从根源上说是农耕文化,符合传统;三是思政教育是所有人的事儿,用农业打比方,老百姓也听得懂。
再次是思政课很重要。
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,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。
这里总书记强调了两个重要问题,一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衔接问题,要循序渐进、螺旋上升。现实地看,小学就有《道德与法治》,中学开始有政治课,大学有思政课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重要的问题讲三遍,但问题在于这三遍要讲的不一样,要有区分度,要让学生觉得解渴,目前看效果还不行,接下来需要重点破解。二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,我们讲的是爱国敬业,是奋斗奉献,是爱国爱党爱人民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不能犹犹豫豫,不能含混不清,不能底气不足,要顶天立地,要理直气壮,要旗帜鲜明。
最后是我们党很重视。
我们党历来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,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,总书记说办好思政课是他非常关心的事情。关于思想政治工作,总书记强调是最多的,而且会更多地强调。在这里,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有“三可三为”的定位,可信、可敬、可靠,乐为、敢为、有为。
这是信任,更是期待。